2010年7月29日 星期四
回味無窮土耳其之旅隨寫(一)以弗所古城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誰有資格批評別人不環保?
我認為只有本身能做到0碳排放的人才有資格去批評別人不環保。誰可以做到呢?答案是-死人。
女友L出門喜歡自攜水樽喝水,也隨身攜帶兩條小手巾抹汗或清潔,手袋裏還常備兩個不同大小環保袋,看上去真是個環保達人呢!但是打開她的衣柜看看,清洗完畢的衣服不管是掛的還是平放在抽屉裏的,她都習慣遂一用干淨的膠袋套好,這些膠袋有些會循環再用,有些只用一次,她的說法是:「這樣存放的衣服穿起來才不會身痕。 」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某些减低碳排放的生活方式對某些人來說較易容易去做去適應,某些人不。人只要還活著不管過的是如何環保的生活,此消彼長下總有某些方面比某些人的碳排放更多。所以當你坐在公車裏批評開私家車的人不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不環保的時候,請想想你工餘有沒有很環保地在家裏種些有機菜,或者是小小的一盆會吸碳的綠色盆栽。
還有很多人買了很多的書來看, 讀書人雖說「通常借俾人、送俾人甚至捐出去 。」但是書無論如何還是放在公共圖書館看的人最多、利用率最高,也是最環保的吧!那為何每年人頭湧湧的書展沒有環保團體站出來批評呢?還是一如黑人 所言很多以讀書為消閑娛樂的人,都不自覺地以為自己高人一等。而環保勇士們也默認這一點呢?
歐洲人事事講求環保,但為何那麼熱衷跑到一點也不環保的土耳其去呢?土耳其9成的飲用水是樽裝水,滿街的垃极桶堆得滿滿的都是藍色招紙的空樽,一艘艘游輪運來的歐洲人怎麼喝完一樽又一樽呢?哦!天氣太熱空氣太干燥,理由十分充足。那麼著名的藍色清真寺(藍廟)呢?一次性用來裝鞋的膠袋占游客八成之比的歐洲人怎麼不群起杯葛呢?
只要每個人管好自己的生活,以自己最容易接受或改變的方式來減低自己的碳排放,這個世界就已經够環保的了,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所謂環保生活標準去量度別人的生活,進而批評別人。
做人永遠都要記住:「聽到的、看到的肯定不是事實的全部!」
女友L出門喜歡自攜水樽喝水,也隨身攜帶兩條小手巾抹汗或清潔,手袋裏還常備兩個不同大小環保袋,看上去真是個環保達人呢!但是打開她的衣柜看看,清洗完畢的衣服不管是掛的還是平放在抽屉裏的,她都習慣遂一用干淨的膠袋套好,這些膠袋有些會循環再用,有些只用一次,她的說法是:「這樣存放的衣服穿起來才不會身痕。 」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某些减低碳排放的生活方式對某些人來說較易容易去做去適應,某些人不。人只要還活著不管過的是如何環保的生活,此消彼長下總有某些方面比某些人的碳排放更多。所以當你坐在公車裏批評開私家車的人不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不環保的時候,請想想你工餘有沒有很環保地在家裏種些有機菜,或者是小小的一盆會吸碳的綠色盆栽。
還有很多人買了很多的書來看, 讀書人雖說「通常借俾人、送俾人甚至捐出去 。」但是書無論如何還是放在公共圖書館看的人最多、利用率最高,也是最環保的吧!那為何每年人頭湧湧的書展沒有環保團體站出來批評呢?還是一如黑人 所言很多以讀書為消閑娛樂的人,都不自覺地以為自己高人一等。而環保勇士們也默認這一點呢?
歐洲人事事講求環保,但為何那麼熱衷跑到一點也不環保的土耳其去呢?土耳其9成的飲用水是樽裝水,滿街的垃极桶堆得滿滿的都是藍色招紙的空樽,一艘艘游輪運來的歐洲人怎麼喝完一樽又一樽呢?哦!天氣太熱空氣太干燥,理由十分充足。那麼著名的藍色清真寺(藍廟)呢?一次性用來裝鞋的膠袋占游客八成之比的歐洲人怎麼不群起杯葛呢?
只要每個人管好自己的生活,以自己最容易接受或改變的方式來減低自己的碳排放,這個世界就已經够環保的了,不要老是用自己的所謂環保生活標準去量度別人的生活,進而批評別人。
做人永遠都要記住:「聽到的、看到的肯定不是事實的全部!」
Where are you from?
熱情的土耳其人:Where are you from?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Korea?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Japan?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China?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Singapore ?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 Ah? Errr ... Indonesia?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Hongkong!!!!
旁邊的'世界女'(即係我)忍唔住插把口話;We are from China.
固執的香港游客:China?
'世界女':Yep.人家根本唔知香港係咩地方(之後問過唔同城市的土耳其人除香港之外,他們同樣不知道臺灣。)Indonesia都來了Philippines還會遠嗎?
每個人都著眼於自己面前的事并將之無限放大,大事在天下眼中卻都是小事甚至無事。
我站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以弗所古城的地標~「大劇院」中舉頭仰望青天思索著在這個古老的地方多少人來了又走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浩澣的宇宙中人是多麼地渺少......
帶團的資深領隊說:「以色列、約旦、埃及和土耳其是一生人必要到的地方也,是只會去一次的地方。」Never say never,我不敢說這輩子都不會去了,但相信這一、二十年是不會去了。
如果有閑錢、有時間(至少十天以上)、有體力,土耳其是個非常值得去的國家,人文、歷史、自然環境都很值得去感受,特別是Cappadocia的 Balloon
全世界只止一家的靚景250元美金絕對物有所值。可惜的是為了遷就女兒的時間我選了個人家一年中僅有的一個高溫月份去,烈日下38度的棉花堡把我們熱壞了。
(拍了很多0技術的相片﹝啲景實在太靚,靚仔又實在太多了,總有好多靚BB〕,有空就遂啲貼上來。)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Korea?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Japan?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China?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Singapore ?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
熱情的土耳其人: Ah? Errr ... Indonesia?
固執的香港游客:Hongkong!Hongkong!!!!
旁邊的'世界女'(即係我)忍唔住插把口話;We are from China.
固執的香港游客:China?
'世界女':Yep.人家根本唔知香港係咩地方(之後問過唔同城市的土耳其人除香港之外,他們同樣不知道臺灣。)Indonesia都來了Philippines還會遠嗎?
每個人都著眼於自己面前的事并將之無限放大,大事在天下眼中卻都是小事甚至無事。
我站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以弗所古城的地標~「大劇院」中舉頭仰望青天思索著在這個古老的地方多少人來了又走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浩澣的宇宙中人是多麼地渺少......
帶團的資深領隊說:「以色列、約旦、埃及和土耳其是一生人必要到的地方也,是只會去一次的地方。」Never say never,我不敢說這輩子都不會去了,但相信這一、二十年是不會去了。
如果有閑錢、有時間(至少十天以上)、有體力,土耳其是個非常值得去的國家,人文、歷史、自然環境都很值得去感受,特別是Cappadocia的 Balloon
全世界只止一家的靚景250元美金絕對物有所值。可惜的是為了遷就女兒的時間我選了個人家一年中僅有的一個高溫月份去,烈日下38度的棉花堡把我們熱壞了。
(拍了很多0技術的相片﹝啲景實在太靚,靚仔又實在太多了,總有好多靚BB〕,有空就遂啲貼上來。)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聖嚴法師說:「我們講人的問題,就是想要的太多,需要的並不是很多。如果想要的太多就會造成貪得無饜,而自己就變成了物質的奴隸,掉進痛苦的深淵裡去。」
雖然深淵離我有深淵那麼遠,但總有些小坑小窪令我泥足輕濺。
雖然深淵離我有深淵那麼遠,但總有些小坑小窪令我泥足輕濺。
很喜歡逛沙田馬會的shop,小小的店鋪琳瑯滿目,作價不高卻總有些驚喜在我眼前呈現。這天就發現了這個包包,柔軟的小牛皮物料配上奪目的顏色,袋身很輕,一看標價才$1940,馬上掏卡付錢,原來這個包包全香港只此一個絕無姐妹呀!
挽著包包一出門口就想起 所謂的 精明地隨心所欲 只不過是為自己的貪念尋找借口罷了,因為那隻編織包包到現在一次也沒用過呢! 這個遮陽帽戴著襯我的長鬈髮還蠻好看的,而且卷起來很小,容易收納,$130元一頂好像有點貴,但想著即將來臨的無遮無掩暴曬土耳其之旅馬上拍板買了兩頂不同色的,沒想到還有精美的小袋子附送,買得異常開心。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馬戲團的小丑
Armadillo 的 再說小丑 分析獨到,關於「 小丑是馬戲團中最有智慧,而且更是看透世情的人.」的這種說法我也是很不以為然的。是不是馬戲團中最有智慧的人跟小丑這個身份應該是全無關系的,人不會因為做了小丑就變得高智慧,更不會因為有智慧而去做小丑。馬戲團裏的小丑是不是最有智慧的人,無人能确認,但小丑是馬戲團中最沒本事的表演者卻是肯定的。
小丑表演的拋樽、扭汽球、踩高蹺等都是馬戲團中最簡單最易學的技藝,毋須天份也不必自小苦練,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工種。在馬戲團裏,小丑誰不能做?誰不會做?問題只是誰願意做而已。
惹人發笑的小丑面具下的臉是假笑還是真哭、善良亦或邪惡,旁人又如何說得清、看得透呢?說小丑是看透世情的人的人本身又能看通多少世情呢?
小丑表演的拋樽、扭汽球、踩高蹺等都是馬戲團中最簡單最易學的技藝,毋須天份也不必自小苦練,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工種。在馬戲團裏,小丑誰不能做?誰不會做?問題只是誰願意做而已。
惹人發笑的小丑面具下的臉是假笑還是真哭、善良亦或邪惡,旁人又如何說得清、看得透呢?說小丑是看透世情的人的人本身又能看通多少世情呢?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雲南~昆明全菌宴
在雲南玩了六天,來去匆匆的,臨走那天沾親戚的光享受了一頓又吃又拿的免費全菌宴。聽到被指派來接待我們的副總吩咐手下的餐廳經理說:「把我們最好吃的都上吧!」我就知道這頓飯會很有看頭了,只是想不到和我們初次見面的副總還很識趣地在上菜前借意走開了,然後在吃最後一道點心的時候正好'忙'完了,陪我們一起吃了碗麵。這餐吃得可自在和開心了,而且食物水準极高。
VIP房裏的桌子大得可以坐16個大人(我們有老有少的才8個人),中間還有盆游水的金魚。
已經忘記這是什麼菌炖的湯了,只記得介紹說是雲南最貴的一種菌,像這一小碗菌湯要賣一、兩佰塊人民幣。
2010年7月5日 星期一
雲南~大理+楚雄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