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純利率低
台北香港兩邊走嘅經紀 M,自動吩咐佢位良人,幾乎長駐台北嘅經紀 T用電郵傳來鴻海集團嘅財務報表,俾左丁山參考。左丁山上港交所網頁搵到富士康嘅○九年年報,睇到富士康嘅稅後純利率只有 0.33%,低得可憐,另稅前純利呢?○九年有七千一百四十三萬幾美元,佔營業額 0.99%,但稅款高達三千一百八十萬美元,佔稅前純利嘅四成四,稅率認真高。
為助左丁山一窺全豹,經紀 T傳來台灣「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子公司合併財務報表暨會計師查核報告.民國九十六年度及九十七年度」。台灣上市公司嘅財務報表,要求比香港嚴格好多,內裏包括好多非常詳細嘅資產負債及經營費用資料,係香港上市公司從來唔會披露嘅,香港雖然號稱世界金融中心,但沿用幾十年古老嘅公司法,對公司財務資料嘅披露,以 minimum(最少)為原則,到咗二十一世紀,仍然唔肯改變,唔知點解呢?財經事務局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教授在學術方面,係國際知名嘅財務學教授,冇理由對此情形睇唔到,聽唔見嘅啫。
左丁山唔係分析師,冇時間做公司分析,只係揭吓合併損益表,「鴻海」於二○○九年嘅營業收入高達一萬九千五百九十億元新台幣(約六百一十二億美元),係富士康( 2038)嘅 8.47倍,規模相當大,與○八年相比,營業額下降 0.5%左右。毛利率方面就有改善,○九年有 9.5%,好過○八年嘅 8.6%,稅後純利有七百六十三億元新台幣,獲利率係 3.87%,顯然比香港上市嘅富士康好好多,點解係咁?木宰羊。但足以證明為外國品牌做 OEM嘅生意,利錢並不豐厚,純粹靠數量取勝,與做超級市場零售差唔多,偶有差池,利潤就會消失於空氣中。故此結論就係,鴻海、富士康呢類股票買唔過,要買科技股一定要買 Apple。
蘋果設計產品 iPhone、 iPad、 iPod等等,叫富士康製造,富士康賺嘅係血汗錢,蘋果賺嘅係大啖肥豬肉。嗱,蘋果喺 2009年度(截至 09年 9月底)嘅營業額有 429億美元,毛利 172億,毛利率高達 40.1%,稅前純利有 120億,佔營業額 28.1%,稅後純利有 82億,純利率有 8.2%,唔怪得蘋果股價猛升,已成為世界上最大市值嘅科技產品公司,壓倒微軟。
用番以前文革時代之鬥爭術語,此乃美帝國主義剝削中國工人之「罪證」!唔講情緒,講理性,應該沽出 2038富士康,買入蘋果!
(左丁山)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富士康無啦啦再加人工去到+66%,聽講話係Apple有份俾嘅。
回覆刪除原來世上真有食人會吐骨呢樣野發生,Apple真有社會責任^^
>聽講話係Apple有份俾嘅。
回覆刪除有冇出通告先?
查實富士康哩招對同業來講都幾狠下,以本傷人、以大食小之下,Apple咁大量的產品要做,都冇乜得撿,下一季Apple焗住一定要加價俾佢啦!但今季一定唔會加。
所以2038$3蚊樓下都買得過。
回覆刪除Apple有份俾,係今早有線新聞講架。
回覆刪除thx
回覆刪除蘋果食糊食創意同設計 (包括hardware、software、web)
回覆刪除iphone 由外形設計到操控都係全世界頂尖,加埋無敵 Appstore系統,等全世界程式員幫你寫App
富士康只係簡單代工,value add得少,自然無牙力同Apple討價還價啦!
另一角度,國內OEM工廠的盈利(profits),會歸國內。但由於國內廠匯出國外總公司不能免稅(+形形色色surcharges),加上稅收重(Errr...),所以一般都會借用會計手段(...)令國內廠不會存在太多利潤。而利潤只會於總公司(海外/港/臺等)反映。
回覆刪除咁所以呢,如果解釋富士康同鴻海個利潤率,我就咁樣囉。(我大膽估計,Apple應該係比錢/落單比鴻海,而唔係比富士康)
你話係咪?
我覺得富士康實際淨利點都有4%~5%嘅(多就唔敢講),今年10月先加至2000蚊底薪,哩2000蚊先係Apple有份俾嘅。郭老板不愧為廠佬奇材,之前加嗰30%令Apple看清形勢不得不加價俾郭,環顧全球Apple要搵間(而唔係分散)好像富士康咁嘅廠,似乎都冇乜其他選擇。
回覆刪除我是富士康持有者,亦好運地係HK3.00以下。
回覆刪除我就只看好他的「唯一」強勢,量大質佳,因為無第二間類似嘅大廠幫大品牌做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