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攝影的門外漢,但對美的領悟能力還是蠻強的,這段短片裏面的相片都好美。我是黑白相片的忠實fans,尤其喜歡47"的那一張男人臉,那張右臉上攝人的眼神,絕美。 配上絕美的蕭邦夜曲這段短片集視、聽享受於一體,真要感恩,還要感謝YouTube 。
作者簡介:
利奧波德·貝拉克 美國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同時還擔任紐約大學心理學臨床教授。出版發表了30多部學術專著和200多篇學術論文。
薩姆·辛克萊爾·貝克 主要致力於家庭、社會生活、醫療保健等方面主題的研究。
內容簡介:
《解讀面孔》是美國心理學家利奧波德·貝拉克博士和其助手薩姆·辛克萊爾·貝克在將近30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完成的。書中從解剖學、行為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闡述了人的行為、心理和社會經歷等因素是如何對人的面部表情產生影響,說明人的性格、人格因素對外貌形成發生作用,並從面部表情中反映出來的原理。書中介紹了一套解讀面孔的方法———劃區解讀法,著重介紹瞭如何運用劃區法來解讀面孔上的跡象,達到洞察內心的目的。
貝拉克博士研究發現,人們的左半張臉和右半張臉所反映的信息並不一致,面孔的左右兩個區域會表現出不同的特徵、心境和態度。如果將一個人的面部照片從中間分開,把麵孔的右半部和左半部重新合成新照片,就會發現,大部分人的面孔絕不是對稱的,並在事實上常常存在明顯的不同,更為重要的是,當分離的部分合併成左對左、右對右的兩張照片面孔時,新合成的這些照片會顯示出具有鮮明對照、性格各異特點的兩個人。
而且,大多數面孔的右半部常常顯出比較愉快、敏感、脆弱或坦率的表情,而左半部常常反映出一個人內心存在的隱晦、嚴厲、冷酷或抑鬱等方面的性格。
左半部可能顯示更基本的氣質。這意味著,如果某人的左半部面孔顯出是活潑的,而右半部卻是冷酷的,那麼此人原先很可能是性格開朗的,也許只是在後來的生活中面對特殊的生活環境和經歷,其面容才逐漸變得冷酷和憤怒起來。
這本書幾年前已經在看,是屬於工具書那一類的,一看再看之餘,如果可以熟記於心,如論在職場、情場、友情場上都能減少誤信、誤交損'/壞友的機會。
進階閱讀是清朝大鴻儒曾國藩所寫的《冰監》,一般我們聽過的「相學」,就分為手相和面相,但其實相學是相當的廣泛的,曾國藩就說,看相就不止局限在手、面。
《冰監》分「神骨」、「剛柔」、「容貌」、「情態」、「鬚眉」、「聲音 」、「氣色」等7章,其中,「神骨」講的是眼神和骨相,最為重要,一個人一生的勝敗,可 說7成從這裡來講。 「剛柔」是神骨篇的延續,講相貌的五行分類。 「容貌」講的是體相和麵面相。 「情態」講的是動相,依現在心理學的講法是身體語言。 「鬚眉」是面相的一支。 「聲音 」講的是聲相,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則和共振原理有關。 「氣色」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在 內,則是由內臟表現出來,藏在皮膚下層的體色,辨別起來必須很仔細,在外,則是一層薄薄 的氣罩貼在人體的皮膚上,兩者顯現不同的顏色時都有不同的意涵。
從以上的簡介,我們已經知道,除了手相、面相外,還有骨相、體相(講身體比例)、動相、 聲相等重要的研究。
要說精僻、深入、好看,咱們的曾老可比鬼佬厲害多了,而且還早了那麼多年問世,可惜這本書很難買,我的那本,翻看了好多年也丟皮掉骨了。或者有空掃描到電裏,貼些精彩章回上來和大家分享。